2026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解剖生理学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6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解剖生理学专业课考试大纲包括考查内容纲要、考试范围与要求等内容,适用于报考安徽中医药大学解剖生理学专业课的专科毕业生,核心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解剖生理学专业课本科所需的知识储备量。
一、总纲
安徽省普通高职(专科)层次升入本科教育招生考试(以下简称专升本考试),是安徽省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安徽中医药大学根据报考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择优录取。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 是专升本考试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专升本考试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专升本考试内容改革、规范专升本考试命题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基于考查考生基本知识掌握、关键能力培养、学科专业素养,依据《康复治疗学专升本专业课程标准》《护理学专升本 专业课程标准》制定。
专升本考试的开展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贯通高职(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衔接 培养,进一步完善我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我省高等教 育结构,进一步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 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专升本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实践能力,并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考查维度方面,要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等多原则。
考试大纲的解释权归安徽中医药大学。
二、考查内容纲要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A 解剖学部分
1 学科课程标准
安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专业本科正常人体解剖学课程标 准。
2 教材版本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唐晓伟、邢军主编,2021年第 4 版。
3 知识目标
3.1 掌握人体各系统的构成。
3.2 掌握人体主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
3.3 掌握人体各部主要血管和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和分布范围。
3.4 了解人体局部解剖结构,熟悉临床常用的应用解剖学知识。
4 能力目标
4.1 能够辨认和描述全身重要器官、血管和神经的主要结构和位置。
4.2 养成仔细、严谨对待人体解剖结构,并不断培养医学思维方式, 具有将所学的各系统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
4.3 具备将解剖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相结合的能力,初步锻炼学生 的临床医学思维能力。
5 素质目标
5.1 具备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医务工作者的核心素养, 勇于担当,救死扶伤,大医精诚。
5.2 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独立规范开展工作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 研能力和勇于探索的意识。
B 生理学部分
1 学科课程标准
安徽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理学课程标准
2 教材版本
《人体解剖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唐晓伟、邢军主编,2021年第 4 版。
3 知识目标
3.1 掌握生理学基本概念。
3.2 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
3.3 熟悉各系统间功能联系。
3.4 了解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4 能力目标
4.1 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
4.2 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
4.3 能分析不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功能可能出现的变化及相应 机制。
5 素质目标
5.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5.2 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5.3 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A 解剖学部分
绪论
掌握 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学
掌握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的形态和构造。椎骨的构成,颈椎、胸椎、 腰椎的特点,胸骨角的构成和意义
熟悉
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腓骨的主要结构,颅底的主要结构,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翼点的构成。
第二节 关节学
掌握
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椎间盘的构成,黄韧带的位置和作 用,脊柱的生理弯曲。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组成、结 构特点和运动形式。
熟悉
胸廓的组成,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别差异。
第三节 骨骼肌
掌握
肌的形态和构造和辅助装置。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肋间肌 的位置和作用,膈的作用、孔裂名称及内部穿行的结构,腹肌前外侧 群肌的层次,竖脊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臀大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了解
腹股沟管的位置及通过的结构。
第二章 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管
掌握
消化管的分段,咽峡的组成,牙的形态、结构,腮腺的位置及腮 腺管的开口部位。咽的分部、结构及交通。食管的三个狭窄。胃的形 态、分部和位置。结肠的形态特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 置和弯曲,肛管齿状线。
熟悉
胃壁的结构。出牙和牙式
第二节 消化腺
掌握
肝的形态、位置。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
熟悉
肝外胆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第三节 腹膜
掌握
腹膜、腹膜腔的概念,男、女盆腔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
熟悉
小网膜、大网膜的位置。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掌握
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上、下呼吸道的划分。
第一节 肺外呼吸道
掌握
鼻中隔的构成。固有鼻腔粘膜分部。喉的构成,主要喉软骨名 称。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熟悉
喉腔的分部和内部结构。
第二节 肺
掌握
肺的形态、结构、位置。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掌握
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
了解
纵隔的概念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掌握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肾的形态,位置。输尿管的分段及 三个狭窄的部位。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点。
熟悉
肾内部结构,肾的被膜。女性尿道的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
第五章 生殖系统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掌握
睾丸、附睾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输精管的分段,前列腺的位置。 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掌握
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和形态结 构。
熟悉
子宫的固定装置。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掌握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路径。
心脏位置、外形、各腔结构、传导系统、血管分布及体表投影。
主动脉的分段,全身各部主要的动脉分支和分布范围。
四肢浅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入,肝门静脉组成、收纳范围 及侧支循环。
熟悉
颈动脉窦及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和功能。
第二节 淋巴系统
掌握
淋巴系的组成和主要功能。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 和汇入。脾的位置、形态。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掌握
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 腺、胸腺、松果体和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第八章 感觉器
第一节 视器
掌握
眼球壁各层的结构,眼内容物,房水循环。
第二节 前庭蜗器
掌握
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 及连结,内耳迷路的组成。
了解
咽鼓管的交通。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概述
掌握
神经系统的区分和组成,神经系统中的常用术语。
熟悉
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反射弧的概念。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掌握
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灰质各部的细胞构成,脊髓白质内主要 传导束的功能。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主要脑神经核的 名称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功能,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小脑的 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和功能。背侧丘脑的位置和主要功能,下丘脑位 置及其主要核团。大脑半球的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 质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熟悉
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功能。纹状体的组成。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掌握
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分,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 成,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 经、坐骨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的分布范围。
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出入颅的部位。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
第四节 神经传导通路
掌握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的组成,躯干、四 肢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的组成。锥体系。
第五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脑室和脑脊液
掌握
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蛛网膜粒的 位置。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脑血管的来源,大脑 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
B 生理学部分
第一章 绪论
掌握
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概 念及特点;负反馈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正反馈的概念和意义。
了解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掌握
细胞膜的跨膜转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形成机 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 联。
熟悉
肌细胞的收缩原理;影响肌肉收缩效能的因素。
了解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局部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 传导机制。
第三章 血液
掌握
各类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浆渗透压;血液凝固的概念和基 本步骤;ABO 血型的分型及临床输血的基本原则。
熟悉
血液的组成;各种血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成及破 坏。
了解
纤维蛋白溶解;Rh 血型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 血液循环
掌握
心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心肌的生理特性;心 动周期;心脏射血过程;心排出量的影响因素;动脉血压的 形成及影响因素;微循环的组成及其调节;组织液生成与回 流及其影响因素;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心 血管活动的调节。
熟悉
心脏射血功能评价;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延 髓心血管中枢。
了解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正常心音的成因;静脉 血压;淋巴循环。
第五章 呼吸
掌握
呼吸的概念和基本环节;肺通气的动力;胸内负压的意义;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及意义;肺容积与肺容量;肺泡通 气量;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运动的化学感受性调节。
熟悉
肺通气的阻力;O2和 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影响肺换气的因 素;肺牵张反射。
了解
氧离曲线;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掌握
胃液、胰液、胆汁的成分及其作用;吸收的主要部位。
熟悉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胃肠激素的 主要生理作用;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主要营养物质的吸 收。
了解
消化、吸收的概念;大肠的运动和排便反射。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掌握
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人体产热与散热;体 温调节中枢。
熟悉
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体温 调节机制。
了解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的测定。
第八章 肾的排泄功能
掌握
尿液生成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及其影响因素;肾糖阈;渗 透性利尿;尿液生成的体液调节。
熟悉
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及肾血流量的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尿反射。
了解
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肾髓质高渗透梯度的形成与维持。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掌握
眼折光功能的调节;眼的折光功能异常及矫正方法;视网膜 的感光细胞及其功能;中耳的功能;声音传入内耳的途径。
熟悉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前庭 器官的功能。
了解
感受器与感觉器;眼震颤。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掌握
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外周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丘脑 感觉投射系统;内脏痛和牵涉痛;肌牵张反射;小脑对躯体 运动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熟悉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反 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中枢抑制;脊休克;去大脑僵 直;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了解
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 节;正常脑电图基本波型及其意义;睡眠的时相;学习与记 忆。
第十一章 内分泌
掌握
激素的概念;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
激素作用的特征;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生长激素、肾 上腺髓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应急反应与应激反应。
了解
激素的作用机制;催乳素、甲状旁腺素、降钙素、胰高血糖 素等激素的作用与调节。
第十二章 生殖
掌握
月经周期的概念、分期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熟悉
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了解
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卵巢的生卵功能。
三、补充说明
2025 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招生解剖生理学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最终以准考证上的时间为准), 总分为 150 分。
试卷结构(题型):包含选择题(包括多选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等题型中的其中几种。
题型示例如下:
示例 1 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只能选择 一个正确的选项)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 ) A.反应 B.反射 C.适应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示例 2 名词解释
膀胱三角—位于膀胱底内面两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 形区域,表面光滑,缺少粘膜下组织,是临床上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 发部位。
示例 3 简答题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
(1)新陈代谢:指机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 换,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2)兴奋性:指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3)适应性:指机体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调整体内各器官 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的功能特征。
(4)生殖: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 相似的子代个体。

考试大纲
招生政策
招生计划
分数线
招生专业
考试科目
准考证
历年真题
专升本问答
网站首页



